以太坊管理體系的簡介
如果沒人擁有以太坊,如何針對以太坊過去和未來的變動,作出相關決定? 以太坊管理體系是一種能讓人作出此類決定的流程。
什麽是管理體系?
管理體系是一種讓人能作決策的系統。 一般典型的組織結構中,執行團隊或董事會可能擁有最終決策權。 或者,股東也許能為提案投票,實行變革。 在政治體系中,推選的官員能立法,盡力反映選民的期望。
去中心化管理體系
以太坊協定並無擁有者或控制者,但為了徹底確保網路長久運作且蓬勃發展,仍需做出實行變革的決策。 由於缺乏擁有權,因此不適合以傳統的組織治理方式來解決。
以太坊管制
以太坊管理體系是一種變更協定的流程。 此流程本身和人或應用程式如何使用協定無關,這點很重要,以太坊是無需許可的。 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參與以太坊鏈上的活動。 對於誰能建立應用程式或傳送交易,並無規則限制。 但若想提議變更核心協定,確實有既定的流程,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就是在此協定上執行。 由於現今太多人倚賴以太坊的穩定性,因此包括社會和技術流程在內,核心變更的協作門檻非常高,確保無論對以太坊作出何種變更,都能安全無虞且獲得社群的廣泛支援。
鏈上與鏈下管理體系的比較
區塊鏈技術為管理體系帶來了新的可能性,俗稱鏈上管理體系。 鏈上管理體系是指提出的協定變更由利益相關方投票決定。通常是管理體系代幣的持有者投票,且投票是在區塊鏈上進行。 某些形式的鏈上管理體系,提出的協定變更已經寫入程式碼中,如果利益相關方簽署交易核准許變更內容,還會自動實作這些變更。
鏈外管理體系則與上述體系相反,任何協定變更決定都是透過非正式的社會討論過程進行,一旦經核准,將會實作到程式碼中。
以太坊管理體系發生於鏈下,參與該流程的利益相關方形形色色。
雖然以太坊管理體系在協定層級為鏈下,但許多建立在以太坊上的使用案例,例如去中心化自治組織,都使用鏈上管理體系。
更多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相關資訊誰參與其中?
以太坊社群中的利益相關方形形色色,在管理體系流程中各有其作用。 以協定為核心,利益相關方從遠到近分別有:
- 以太幣持有者:其持有任意數量的以太幣。 更多以太幣相關資訊。
- 應用程式使用者:在以太坊區塊鏈上與應用程式互動。
- 應用程式/模組化開發者:其編寫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執行的應用程式(例如去中心化金融、非同質化代幣等),或建立模組化,以便和以太坊互動(例如錢包、測試套件等)。 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相關細節。
- 節點運營商:其執行能廣播區塊及交易的節點,拒絕發現的任何無效的交易或區塊。 更多節點相關資訊。
- 以太坊改進提案作者:其提出以太坊改進提案,提議變更以太坊協定。 更多以太坊改進提案相關資訊。
- 驗證者:其執行能為以太坊區塊鏈新增區塊的節點。
- 協定開發者(俗稱 「核心開發者」):這些人維護著各種以太坊實作(例如,執行層的 go-ethereum、Nethermind、Besu、Erigon、Reth 或共識層的 Prysm、Lighthouse、Nimbus、Teku、Lodestar)。 更多以太坊用戶端相關資訊。
注意:任何人都能參與多個組別,例如,協定開發者可以支援以太坊改進提案、執行信標鏈驗證者,並使用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程式。 但為了清楚交代概念,區分這些相關方是最簡易的作法。
什麼是以太坊改進提案?
以太坊管理體系採用一個重要的流程,就是以太坊改進提案 (EIP)。 以太坊改進提案是規定以太坊潛在的新功能或流程的標準。 以太坊社群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建立以太坊改進提案。 如果你有興趣編寫 以太坊改進提案或參與同儕審查和/或管理體系,請參閱:
更多以太坊改進提案相關資訊正式流程
要對以太坊協定進行變更,正式流程如下:
提出核心以太坊改進提案:如 EIP-1(opens in a new tab) 所述,要正式對以太坊提出變更,第一步是在核心以太坊改進提案中詳述此變更。 當協定開發者實作以太坊改進提案(若被接受),這將成為此以太坊改進提案的官方規範。
將以太坊改進提案提供給協定開發者:為核心以太坊改進提案收集社群意見後,你應該將其提供給協定開發者。 想提供此提案,提出來在 AllCoreDevs 電話會議(opens in a new tab)上討論即可。 Ethereum Magicians 論壇(opens in a new tab)或 Ethereum R&D Discord(opens in a new tab) 可能已經非同步進行某些討論。
此階段可能產生以下結果:
- 未來升級網路時會考慮此以太坊改進提案
- 將請求進行技術變更
- 如果非當務之急,或相對於開發工作而言,改善程度不夠顯著,可能會被拒絕
朝最終提案進行迭代:收到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回饋意見後,你很可能需要對初始提案進行修改,以提高安全性或更加滿足多種使用者的需求。 當以太坊改進提案納入你認為必須納入的所有變更,你需要再次提供給協定開發者。 之後將進入此流程的下個步驟;或是出現新的問題,提案必須再迭代一輪。
網路升級中納入以太坊改進提案:假設以太坊改進提案已核准、測試及實作,以太坊改進提案會被安排為網路升級的一部分。 由於網路升級的協調成本很高(每個人需同步升級),升級通常會將以太坊改進提案綁搭在一起。
網路升級啟動:啟動網路升級後,以太坊改進提案將能在以太坊網路上線。 注意:網路升級通常會先在測試網上啟動,之後才在以太坊主網上啟動。
這個流程雖然非常簡化,但大致說明了在以太坊實現協定變更的重要階段。 現在來看看有哪些非正式因素在此流程中產生作用。
非正式流程
了解先前的工作
以太坊改進提案擁護者應先熟悉之前的工作和提案,之後再建立能受到認真考慮可部署於以太坊主網的以太坊改進提案。 這樣一來,以太坊改進提案但願能帶來一些未被拒絕過的新內容。 要深入研究這點,有三個主要的位置:以太坊改進提案儲存庫(opens in a new tab)、Ethereum Magicians(opens in a new tab) 和 ethresear.ch(opens in a new tab)。
工作群組
以太坊改進提案初稿未經編輯或改動,不太可能直接在以太坊主網上實作。 一般來說,以太坊改進提案擁護者會和一部分協定開發者合作,以指定、實作、測試、迭代和完成其提案。 過去,這些工作群組通常需要幾個月,有時甚至數年來完成這項工作! 同樣,提出此類變更的以太坊改進提案擁護者,在努力收集終端使用者的回饋意見和減輕任何部署風險時,應讓相關的應用程式/模組化開發者提早加入行列。
社群共識
有些以太坊改進提案都是技術上的改進,簡單明瞭,差別非常細微,有些則較複雜,並且需要權衡,將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不同的利益相關方。 這表示某些以太坊改進提案在社群中比其他提案更具爭議。
對於如何處理具爭議的提案,目前沒有明確的方案。 這是以太坊去中心化設計使然,沒有一個利益相關方群體可以暴力迫使他人:協定開發者可以選擇不要實作程式碼變更;節點運營商可以選擇不要執行最新的以太坊用戶端;應用程式團隊及使用者可以選擇不要在鏈上交易。 由於協定開發者無法強迫人進行網路升級,因此若與給更廣泛的社群帶來利益相比,提案更容易引發爭議,他們通常會避免實作以太坊改進提案。
以太坊改進提案擁護者必須向所有利益相關方徵取回饋意見。 如果你擁護的以太坊改進提案有爭議,你應嘗試解決異議,使人對該提案產生共識。 由於以太坊社群廣大、多元,沒有任何一個指標能用來衡量社群共識(例如貨幣投票),以太坊改進提案擁護者必須適應提案的實際情況。
除了以太坊網路的安全性以外,協定開發者歷來非常重視應用程式/模組化開發者和應用程式使用者看重些什麼,因為他們在以太坊上的使用與開發行為,是生態系統能吸引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原因所在。 此外,以太坊改進提案必須跨所有用戶端實作來執行,而用戶端實作由不同的團隊管理。 實作過程中常得說服許多協定開發者團隊相信作出某個變更很重要,能幫助到終端使用者或解決安全性問題。
處理爭論
當涉及多位利益相關方,且各有不同的動機和觀點,有爭議是很常見的。
處理爭論時,通常是在公開論壇中進行漫長的討論,以了解問題的根源,並讓任何人都能加入。 通常某一方會讓步,或取得一個皆大歡喜的折衷方法。 如果一方給人感覺很強勢,強力推行某個變更可能會導致鏈分叉。 鏈分叉是指某些利益相關方反對執行協定變更,導致運作的協定出現不相容的版本,從中形成兩條不同的區塊鏈。
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分叉
分叉係指網路必須進行重大的技術升級或變更,且這些升級或變更改變協定的「規則」之時。 以太坊用戶端必須升級自己的軟體,以實作新分叉規則。
實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分叉是因為 2016 DAO 攻擊(opens in a new tab),合約不夠安全,被駭客榨取超過 360 萬以太幣。 使用分叉後,資金從這份有缺陷的合約轉移到新的合約,當時因駭客攻擊而損失資金的人,後來都拿回了資金。
這個做法是以太坊社群投票的結果。 所有以太幣持有者都能透過投票平台(opens in a new tab)上的交易進行投票。 許多人支持分叉的決定,投票率超過 85%。
要注意的是,雖然協定當時利用分叉轉危為安,但投票在決定分叉時所佔的重要性,仍存在爭議,原因如下:
- 投票率低得驚人
- 多數人都不知道舉行了投票
- 這次投票只代表以太幣的持有者,不包括系統中任何其他參與者
社群中某些人拒絕分叉,主因是他們認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這起事件,不是協定方面的缺陷。 他們之後又成立以太坊經典(opens in a new tab)平台。
如今,以太坊社群遇到合約漏洞或資金損失時採取不干涉政策,以維護系統的中立性和可信度。
觀賞影片,深入了解 DAO 遭駭事件:
分叉的功用
以太坊/以太坊經典平台的分叉,是良好分叉的絕佳典範。 有兩派人對一些核心價值觀存在非常大的分歧,大到認為值得冒相關的風險追求各自的做法。
能否在政治、哲學或經濟差異甚大的情況下實行分叉,對以太坊管理體系的成功有重大的影響。 若不能分叉,另一種方案只能持續暗鬥,以太坊經典平台最終的成立者也只能被迫參與,對以太坊的成功也產生越來越不同的看法。
信標鏈管理體系
以太坊管理體系流程常犧牲速度和效率,以換取開放性和包容性。 為了加速信標鏈的發展,信標鏈的推出係獨立於工作量證明以太坊網路之外,並遵循自己的管理體系常規。
雖然規範和開發實作一直完全開源,但那些用於提出上述更新內容的正式流程,並未被採用。 這使得研究人員和實作者能更快指定和同意變更內容。
2022 年 9 月 15 日,信標鏈與以太坊執行層完成合併,這項合併當時是巴黎網路升級的一部分。 提案 EIP-3675(opens in a new tab) 從「最後召集」變成「最終確定」,轉變成權益證明機制。
合併案的相關細節我能如何參與其中?
- 提出以太坊改進提案
- 探討現有提案(opens in a new tab)
- 參與研發討論(opens in a new tab)
- 加入 Ethereum R&D Discord(opens in a new tab)
- 運行一節點
- 協助用戶端開發
- 核心開發者學徒計畫(opens in a new tab)
衍生閱讀
以太坊管理體系的定義並不嚴謹。 不同社群參與者對其看法不一。 其中包括:
- 區塊鏈治理筆記(opens in a new tab) - Vitalik Buterin
- 以太坊管理體系如何運作?(opens in a new tab) – Cryptotesters
- 以太坊管理體系如何運作(opens in a new tab) – Micah Zoltu
-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為何?(opens in a new tab) - Hudson Jameson
- 管理體系,第二部分:統治階級仍舊令人搖頭(opens in a new tab) - Vitalik Buterin
- 跳脫代幣投票治理體系(opens in a new tab) - Vitalik Buterin